1. 懷胎半年
這部機器實在拖了很久!從去年11月訂做機箱開始,到現在大概完成90%可以見人,總共拖了將近半年。很大的原因是向家具廠商訂做的機箱做的不夠好,改做了兩次,錯過了去年的聖誕節與今年的元旦假期,再加上開年之後一直都找不到完整的假期直到清明節...。為什麼一定要完整的假期才可以做呢?因為草莓季趕做草莓蛋糕捲,而且機箱實在太大,如果無法一次做到一個程度,就會嚴重影響到我那小小的房子的動線。我問自己,清明節假期的製作進度是多少?很可悲的是,三天假期我只用了一天製作,進度大概是50%~60%--拖那麼久根本就是藉口嘛!是、是、是!以後改進。
2.電路圖
進入正題。先貼整個電路的設計圖。我希望做出來的東西比較完整,所以電路略為複雜一些。有些部分最後因為零件取得與實際製作問題,用的有一點不同。與其他網友先進的製作不同的有三個部分,第一個是加熱部捨電熱管改用電阻,第二個是加濕部改用超音波起霧器(最早我是想用噴霧,第一個給我用超音波起霧來製作的概念的是我的同事,後來在網路上看到某高職的研究,就決定要這麼做。),第三個是獨立的降溫功能--一般的發酵箱並未加上降溫功能,但是在亞熱帶的台灣,夏天可以高到36度以上,如果要靠電風扇降溫是不可能的,所以把降溫加進來,讓溫度可以控制得更好。
本來還希望加熱、降溫、加濕、除濕四個機制都完備,但是溫度控制器很難買到可以同時控制高低溫及高低濕度的,因此就沒有這麼做了。
3. 機體外觀
本來是希望機箱能夠簡潔一些,但是家具廠商腦袋太直,因此變成用兩個箱體拼合。為了維持箱體的密合度以阻絕"小強",在每一個接縫處都用矽膠做了填補。門縫怎麼辦?這是剩下來的10%要做的工作之一。
為了保護門板的透明壓克力,我還沒把上頭的貼紙撕掉。
溫溼度控制器、電源開關、加熱(橙)、降溫(綠)指示燈--加濕指示燈呢?超音波霧化器上有燈號。
4.機電室
整個機電室長這個樣。
以下是機電室裡的部件與接線狀態
a. 10A無熔絲保險絲--容量計算為:發熱用電阻最高為3A+致冷器最高為8A+其他消耗<10A。
b. 漏電斷路器--發酵箱跟水脫離不了關係,所以必須要裝漏電斷路器確保安全。
c. 電源開關及兩個指示燈
d. 110V電源--大部分的部件都使用110V電源。為了維護的方便性、配合部分部件需求,捨棄配線盤,改用插座與插頭。
e. 溫溼度控制器--淘寶上找來的,可加熱(加熱後可除濕)、加濕、散熱。
f. 淘寶上買來的東西電壓是220V,所以用了一個110V AC/AC 220V來供電。
g. 110V供電切換--溫溼度控制器使用220V,控制點輸出也是220V,但是其他部件都是110V,就用relay來過電吧!
h. relay出來有三組線,一樣用插座與插頭來處理--有點亂。
i. 以前的SCSI硬碟外接盒拆下來的電源模組,估計可輸出5~6A,正好拿來給致冷器供電。
5. 發酵室
a. 由於箱體的隔板是用MDF+塑膠皮做出來的,有很重的味道,所以用鋁箔紙整個貼起來。另外、有點評估錯誤,目前沒有分層,預計要再花一些錢弄個層架來用。
b. 加熱用的電阻--共有兩組,這一組有150W。當機體不是金屬材質時,用電阻加熱會比用電熱管安全。
c. 用超音波霧化器產生水氣。
盆子會換掉
d. 水位感知器--都做成這樣的不可能不斷開門加水;預計要設置一個水位感知器,配合電磁閥控制箱外的水源自動供水。(電磁閥裝在機箱背面)
e. 溫溼度偵測頭
f. 循環風扇--這個大小的共有兩個。
6.機器背面
a. 控制供水的電磁閥
b. 供水用的水管(白色)。
降溫用的熱電致冷器組。
c. 無熔絲保險絲的復歸鈕。
這部機器究竟花了多少錢?印象中應該是12張小朋友吧。等整個做完,實際上陣就知道值不值得了。